2025年4月26日,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缓解工作压力,汽车工程学院分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前往镇开展“亲近自然,乐享春光”一日游活动,踏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探访镇江两大标志性景点——雄峙长江之滨的圌山与承载千年渡口记忆的西津渡,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让教职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感受集体温暖。
清晨,教职工抵达圌山风景区,这座形如巨龙的山峰自古被誉为“长江锁钥”,秦始皇东巡时因其瑞气升腾而赐名“圌山”。沿着石板台阶攀登,40分钟后抵达山顶的报恩塔,这座明崇祯年间的七层砖塔高耸入云,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塔”之誉,曾是长江航道的重要标志。登塔远眺,长江浩渺,五峰山大桥横跨两岸,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下山途中,教职工探访了绍隆寺的悠远梵音,漫步至圌山关古炮台,这里曾是宋将韩世忠抗金、清军抵御英军的战场,锈迹斑斑的古炮诉说着历史的沧桑1。随后,我们走进道教圣地华阳观,欣赏初唐魏法师碑,感受“仙道贵生”的遗风。
午后,教职工转战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这座始于三国时期的古渡口,曾是南北漕运枢纽,李白、王安石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步入古街,脚下青石板的深深车辙印刻着旧时繁华,而“一眼看千年”的考古展示区,则让我们透过玻璃罩目睹唐代栈道、宋元夯土、明清石路的层层叠压,仿佛穿越时空。
昭关石塔——江南唯一的元代过街喇嘛塔,巍然矗立,见证着古渡的兴衰。一旁的救生会旧址是世界上最早的民间水上救生组织,其“仁善义勇”的精神至今仍在传承。夜幕降临,灯笼点亮古街,尚清戏台的戏曲声与锅盖面的香气交织,让西津渡在朦胧光影中焕发新生。
一日之行,教职工既领略了圌山的险峻与报恩文化,又沉浸于西津渡的千年渡口记忆。这两处景点,一山一渡,一静一动,共同书写着镇江的厚重历史与鲜活当下。无论是登高望远的豪情,还是漫步古街的闲适,都让人流连忘返,醉心于这座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教职工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放松了身心,又增进了同事间的情谊,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此次春游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更强化了“汽车一家人”的归属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杨志豪 摄影/霍迎旦、陈慧、邱鸣飞 审核/孙国华)
(汽车工程学院分工会开展工会春游活动)
(汽车工程学院分工会开展工会春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