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新年第二次师德师风师能建设活动在二楼会议室举行。活动由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羌华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羌华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在《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章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各界委员时,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凸显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下简称“三大属性”),强调要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个时代命题,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三大属性”,聚焦教育强国“六大特质”,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和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
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文,并就“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 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支部书记叶星结合近期工作作总结讲话。叶星说,全体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坚持“三大属性”,胸怀“国之大者”,扎实实施《纲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将“三大属性”的根本要求转化为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撰稿/吴伟锋 摄影/张大伟 审核/叶星)
(活动现场)
(支部副书记羌华带领学习)
(院长叶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