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五育融合”理念下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实践研究》课题组围绕“如何在主题班会中有效提升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这一问题,开展了一次实践研究活动。
在活动筹备阶段,课题组教师们从班级存在的问题入手,拟定教育主题、设计教育目标,探讨班会课流程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与磨课,经过反复斟酌与精心策划,展示了三节校级主题班会课。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课上,汪频教师通过校园不文明现象和情景剧《校园里的抽烟者》让学生感知问题,将文明礼仪的理论知识与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相结合,让学生重新认识礼仪,并通过系上人生中的第一条领带,小品《面试》等活动学习社交礼仪,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说文明话,做礼仪人》主题班会课上,张娇老师由一个“语言的力量”实验视频为切入点,展开了从“识文明用语之力”到“查自身用语之短”再到“懂文明用语之法”最后“正文明用语之风”这四个流程,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由知到行,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引导学生为营造文明校园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党报引领,青春筑梦》主题班会课上,张丽云老师借助党报这一权威性的思想引领工具,将国家大事、时代精神与学生的个人梦想紧密相连。通过讲述党报中的励志故事与先进事迹,锻炼学生表达能力;通过分享名人梦想和个人梦想,锻炼学生的开放能力;通过榜样激励,筑梦燃情等环节激发学生情感,提升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与情感凝聚力。
主题班会课结束后,课题组随即组织了评课活动。教师们各抒己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参与度以及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价与交流,并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为今后进一步优化主题班会教学提供了参考。
此次活动聚焦于真问题,致力于将育人理念切实落实于课堂实践,积极探索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的新路径。未来,课题组将继续秉持教育初心,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五年制高职人才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撰稿/张丽云 摄影/各班级 审核/徐志兴)
(汪频老师在主题班会课上)
(张娇老师在主题班会课上)
(张丽云老师在主题班会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