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宗旨,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有效机制,提升中小学班主任教师的育人意识和专业水平,认真总结各地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地方经验,积极探索新时代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2024年“全员育人:构建班级教育共同体”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15届年会于12月5日—7日在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举办,电气工程学院蒋华平名班主任工作室刘佳代表工作室参加此次年会。
会后工作室开展了以“全员育人:构建班级教育共同体”为主题,共同探讨班级教育的未来发展与路径创新。
一、全员育人:凝聚共识,汇聚合力
全员育人,意味着教育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个个体都是育人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社区积极开展公民素质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也在向科学育儿的方向转型。这些都是全员育人理念在不同场景下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无论是职场导师还是社区志愿者,抑或是父母长辈,都应该自觉担负起引导下一代成长的使命,共同营造积极向上、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全过程育人:伴随成长,贯穿始终
全过程育人强调的是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它主张从学生早期教育入手,直至高等教育乃至终身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闭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职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职校学生其兴趣爱好、性格养成、心理健康等多维度的成长需求。全过程育人,意味着职业教育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或地点,而是伴随学生一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持久动力。
三、全方位育人:全面发展,均衡布局
全方位育人是对传统单一学科教学模式的超越,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学校,这意味着课程设置需兼顾基础学科与艺术体育,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同等重要;在家庭,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尝试各种兴趣爱好,而非仅仅追求分数;在社会,我们提倡公平公正的价值观,推崇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让每个职校学生都能在和谐环境中健康成长。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在知识传授之外,注重培养职校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撰稿/蒋华平 摄影/刘佳 审核/蒋志方)
(年会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