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学做常州麻糕
——《非遗学堂 ‘益’起成长》社区教育项目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增强残疾人劳动就业能力,全面提升残疾人整体素质,8月10日下午,我校《非遗学堂 ‘益’起成长》社区教育项目联合江苏省职业教育“常州麻糕制作”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西湖街道残联、常州繁星公益基金在西湖街道聚福楼开展《舌尖上的非遗——学做常州麻糕》活动,为残疾人搭建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辖区内残疾人员、志愿者等代表近30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非遗课堂由我校省级非遗“常州麻糕”传人——严玉华、陈春华授课。常州麻糕始创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经有150余年历史,我校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麻糕制作技艺传承单位”,为常州麻糕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两位老师前期做了精心的准备。陈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常州麻糕的悠久历史和由来,让大家了解到常州麻糕是一种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大烧饼,也是常州人最喜爱吃的家常传统食品,150多年来,常州麻糕作为我国酥饼类点心的极品,已名满华夏。接着由严老师给大家完整地展示了麻糕的制作工艺,大家听得很认真,生怕错过哪个步骤。听过讲解,大家洗净双手,按老师所说的要求揉面、搓胚子、配油酥,擀均匀、按馅心、扫水、拍芝麻,在两位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大家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当自己亲手制作的麻糕从烤箱里出来时,满屋飘香,大家看着色泽黄润而不焦的麻糕,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咸甜适度而不腻,香酥可口而不脆,色、香、味俱佳,咬上一口,皮薄香酥,唇齿留香。
西湖街道残联还准备了清凉解渴的脆梨,叮嘱残友注意休息和避暑,炎炎夏日送清凉,丝丝关怀沁人心。
通过此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我校非遗项目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融入特殊群体心中,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舌尖上的非遗文化,同时也让大家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拓宽了就业创业渠道,更好地培养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撰稿、摄影/周小红 审核/吴文杰)
(活动现场)
(示范教学)
(耐心指导)
(活动成果)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