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 钩针编织“永生花”
——《爱如繁星 情暖人间》社区教育项目开展非遗课程走进特殊群体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3月26日下午,我校《爱如繁星 情暖人间》社区教育项目组联合常州繁星公益基金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 钩针编织‘永生花’”体验活动。特殊母亲和巾帼志愿者代表30余人相聚西湖街道湖滨社区,钩针编织爱好者陆建玉带领大家重新捡起回忆,以毛线为纽带,一同感受钩编带来的温暖时光。
“百花休放艳,三月始为春”,非遗课程伴随着春的脚步又迎来了新的一期!首先由志愿者冯樱为向大家介绍这项熟悉而陌生的技艺:钩针编织技艺,这是我国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颁奖仪式上,获奖运动员的颁奖花束用的是非遗技术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成的,纯手工编织,每一束都独一无二。绒线花束既保留了奥运颁奖仪式中花束的形制,又践行了节俭、可持续的办奥理念,寓意着温暖、祥和,可永久保存,成为“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
接着由钩针编织爱好者陆建玉教大家钩编奥运同款“绒”耀之花——向日葵,只见老师右手一支钩针,左手一团黄色的毛线,起头、入针、挑线......大家按照老师教授的钩编针法开始练习,一些有经验的学员很快就上了手,手中钩针飞快地穿梭着;一些学员此前从未接触过钩编,无处下手,老师根据不同人的进度和制作过程的不同难点进行逐个讲解。大家还时不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钩针心得,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本次活动的开展受到大家的喜爱,通过此次钩针编织活动,既让大家学习到了传统手工技艺,又通过与“非遗”零距离接触,充分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有后续活动可以继续来参与。
今后我校将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项目积极效能,持续开展“非遗课程走进特殊群体”活动,打造有新意、有内涵、有活力的特色课堂,为特殊群体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技能的平台,让大家在愉悦的氛围中静心减压,提升幸福感,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传统文化,也能将非遗特色项目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
(撰稿、摄影/周小红 审核/吴文杰)
(活动全景)
(专题讲座)
(耐心指导)
(作品展示)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