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研讨会在我校金东方“学习苑”举行
食育,是通过对食物相关科普知识的认识,以及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调和,对食物的爱惜、感恩之心等,来达到“通过食育,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人性”这一目的。《食育学堂》是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之一,食育也是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1月10日,我校在金东方“学习苑”隆重举行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食育学堂》课程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科院主办,武进区教育局、武进开放大学协办,并得到常州开放大学、金东方“学习苑”鼎力支持。常州市校本课程“食育学堂”协同项目组成员、常州市社区教育工作者30余人参加。整个活动由三个模块组成:“拾影堆花食品”研讨课、社区课程主题交流、学校-社会《食育课程》协同建设专题研讨。
“拾影堆花食品摄影”研讨课
我校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工作室“指尖上的商务”,在参与常州市校本课程《食育学堂》协同项目期间研发了“拾影美食”系列课程,旨在发现美、展示美、分享美。拍摄常州非遗堆花糕团是“拾影美食”系列课程中的一个章节,本次研讨活动中,我校展示的两节公开课均选自这个章节。
第一节课为我校张蓉老师的《如何制作一款与众不同的食物抖音视频》,第二节课为王益群老师的《食物视频之小技巧》。在第一节课上,老师与学员们一起使用剪映APP完成堆花蛋糕小视频的制作;在第二节课上,老师和学员们就视频素材拍摄中的技巧展开了深入学习。老年学员们兴趣盎然地参与了课堂学习,一边动手操作一边相互探讨,有的学员写了满满三张纸的笔记,有的学员上下左右拍了很多照片、视频,有的学员一口气做了好几个作品……时间过得飞快,直到下课,学员们还意犹未尽,围着老师交流个不停,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社区课程主题交流
常州开放大学原学习指导中心主任葛俊芬以《社区教育校本课程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向大家介绍了常州市社区教育校本课程是如何一点一点从几门课、几位老师发展到现在有几千门课、几百个教师的历程,她还向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的老师们发出了热烈邀请,邀请老师们走出校门,参与到社区教育广阔事业中来。
我校张蓉老师以《电商专业社区校本课程建设几点思考》为主题,向大家汇报了“指尖上的商务”工作室在校本课程建设上所做的工作,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详实规划,为大家提供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学校-社会《食育课程》校本课程协同专题研讨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林森博士主持了两个专题的研讨:1.学校-社会《食育课程》协同的价值挖掘、机制创建及策略演进;2.学校-社会协同下的《食育课程》建构、范畴与路径。
林博士介绍了常州市校本课程协同项目的建设过程,他表示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在校本课程协同上的意义不仅在于课程上的融通,更在于教育上的融通;接着,他介绍了成员学校在校本课程协同推进中的若干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本课程协同推进的注意点,尤其是要关注多维度需求融通对项目推进的作用,建构多维度的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方案;最后,林博士介绍了十一、十二月的常州市校本课程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交流,协同进步。
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参加本次活动收获颇丰。来自牛塘镇社区教育中心的曹小桃老师说:在一堂有趣有益的社区教育课堂中,爷爷奶奶们投入学习,老师们倾情授课,让我感受到生命蕴含的力量,非常震撼、感动!
(撰稿/蒋心慈 摄影/何白云 审核/吴文杰)
(课堂全景)
(《抖音视频制作》课堂)
(《食物视频之小技巧》课堂)
(主题交流)
(专题研讨)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