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上午10时,由机械工程学院联合发起的“政院校企共商共建共享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仪式”在学校“极客梦工场”隆重举行。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刚、常州科教城管委会副主任路军方、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志龙、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炘、常州市教育局高职处处长彭利平、常州市人社局职建处处长孙寅松、江苏理工学院职教教师教育学院院长臧志军、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段来根、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常高职校长)李昇学、武进区教育局职社科科长朱溪源等政府、院所、高校领导到会指导,常武地区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恒立科技、江苏国茂、精研科技、龙城精锻等十余家单位的主要领导积极参加了本次活动。常高职党委书记张伟贤、副校长李辉、孙煜,合作处主任王道林,机械工程学院全体行政及部分师生代表也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成立仪式由副校长孙煜主持。
活动开始,首先由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常高职校长李昇学致欢迎辞。他表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成立是我校产教融合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学校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推进校企合作,拓宽了坚持产教融合办学方向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优异成绩。即将成立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是目前学校产业学院集群中联合部门最广、参与企业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产业学院。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融合创新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架构特征,期待政院校企多方共赢的蓝图早日实现。
之后,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炘致辞。马院长介绍了研究院近年来与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围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核心技术和产业生态。他强调了智能制造业的重要性,指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校企携手,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技术性人才是关键。
紧接着常高职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诚彦作项目汇报。王院长分别就产业学院的组织架构、管理机制、价值定位、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发展路径、预期成果等方面作全面介绍,着重分析实现产业学院更大社会价值面临的痛点、难点及策略思考。
接下来,李昇学校长为庄晓伟、崔磊、王兴才、曹浩四位企业技术专家颁发“产业教授”聘书;路军方、彭利平、孙寅松、朱溪源四位领导先后为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颁发聘书。在热烈的掌声中,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刚和武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蒋志龙为“常高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揭牌,活动达到了高潮。
随后,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翔作为合作企业代表讲话。她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对多年来校企双方合作有力支撑了企业发展壮大表示衷心感谢。她从企业老总视角阐述了现代化企业的人才价值导向,表达了对产业学院建设的期待与愿景,表示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全面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最后,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刚讲话。王局长指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产业学院作为职业院校新的办学形式对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产教深入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了常州职业教育取得的优异成绩和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最新的动态,高度肯定了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成果,特别是产业学院集群建设上的重要举措。王局长表示,期待新成立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解放思想、弱化边界、创新发展,围绕“合作紧密、管理规范、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的建设目标,借助武进区、科教城、武高新强大的产业基础、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进一步集中精力打造产业学院“常高职模式”,多探路子、多出成果、多产经验,努力为兄弟院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做法和成功范例。
常高职机械工程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建设发展好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以更好服务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入智能制造产业链,聚焦常州“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助力常州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为打造常州万亿级工业强市提供人才保障。
(撰稿/汪健 摄影/李玉平 审核/王诚彦)
(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常高职校长李昇学致欢迎辞)
(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炘致辞)
(常高职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诚彦作项目汇报)
(李昇学校长为企业专家颁发“产业教授”聘书)
(路军方、彭利平、孙寅松、朱溪源四位领导先后为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颁发聘书)
(王华刚局长和蒋志龙主任为“常高职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揭牌)
(合作企业代表、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翔讲话)
(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华刚讲话)
(成立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