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忙碌变得更有价值
——本科部许萍萍老师班主任经验分享会
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共享班主任工作经验, 5月9日下午,许萍萍老师针对本科部班级管理中的学习管理,和本科部全体班主任及韩杰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一起分享探讨了“让忙碌变得更有价值”。许萍萍老师结合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分享了以下三方面。
第一,分析了学生的特点。许老师根据自己班学生情况,认为本科部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目标明确,学习有方向、有方法,学习态度认真;第二类:目标较明确,按部就班学习,老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第三类:目标模糊,懒惰、好玩、自制力差,学习拖拉;第四类:无目标,混日子。许老师认为,她们班占比最大的是第二类。
第二,指导学生确立目标。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许老师结合具体示例讲述了她在高一第二学期是如何指导学生确立目标的。学期初她会要求学生确立一学期的目标,每周利用周日回校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制定一周的目标,然后在一周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她还分享了零模考结束后,指导学生确立目标的模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许老师说“确立目标,是让学生清楚自己每天应该做些什么,从而慢慢培养学生每天有计划的安排学习和生活。”
第三,分享学习管理中的“盯”。学习质量是本科部教育教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是班级管理中大家困惑的问题。许老师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一直是高二年级对口单招班的佼佼者,她结合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做法,重点谈了班级管理中的“盯”。许老师从为什么要“盯”、怎样“盯”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经验。许老师认为,对于一个班级大部分人自控能力较差,学习精力不够集中,而且不能坚持的情况,“盯”能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怎么“盯”?针对全体学生,要注意时间节点和方式方法,例如早早读、晚自习无老师在的时候需要“盯”;“盯”并不是时时刻刻坐在教室陪着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情绪灵活掌握,在教室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在教室时也要了解班级的学习氛围。除了整体学习氛围外,还要盯个别学生,盯学习默写,要让落在后面的学生也要有奔头。
本科部的每一位班主任都是非常负责的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许老师的经验分享更是触动了大家的心弦,为了学生能圆梦本科,没有捷径可走,希望我们的付出能有回报,忙碌能有价值。
(撰稿/许萍萍 摄影/王英娟 审核/牟艳)
(许萍萍老师班主任经验分享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