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推广和普及,电信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为了使学生熟悉网络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灵活应对诈骗现象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能力,9月24日,信息工程学院37个班级开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班会。
班会活动由各班级班主任主持,利用学校学生工作处学生发展中心精心制作的课件进行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一、什么是电信诈骗?二、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三、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四、上当后的补救措施。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有:冒充国家相关工作人员调查唬人、搜出来的骗陷阱、久未谋面“老友”行骗,猜猜我是谁,冒充亲友请求“汇钱救急”,假称退还养老金、抚恤金,钓鱼网站,虚构中奖,征婚交友,网络招工,电话推销,虚假信息诈骗,冒充房东,代购骗局,利用二维码诈骗,破财消灾,亲属信息诈骗,入会即可赚钱,微信诈骗,虚构退税等。预防电信诈骗五不要: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短信息的诱惑;不要拨打短信息中的陌生电话;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最后,班主任给各位同学介绍了上当后可以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加强自我保护和财产保护,让网络诈骗远离学生,远离学校,共建安全而和谐的职校校园。
(撰稿/张鑫 摄影/各班班主任 审核/吴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