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花寻真”,在“南寻北找”剪纸大师纪实中体悟“工匠精神”
——剪纸(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走进我校“阳湖大讲堂”
4月29日下午,学校邀请首批常州市职业教育“技术精英”讲师团成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兆群来校作了一场题为《“纸花寻真”工匠礼赞——在“南寻北找”剪纸大师纪实中体悟“工匠精神”》的讲座。此次讲座采用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我校2026届所有毕业生同步在教室收看直播。
剪刻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分布地域广阔,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2010年开始,杨兆群大师计划寻访100位中国民间剪纸老艺人,搜集剪纸精品,用影像记录下老艺人的剪纸技艺,进而创建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本次讲座,杨兆群大师从“爱岗”“精业”“奉献”三个角度,分享了他在“南寻北找”过程中的感悟和故事,致敬所有致力于剪纸保护和传播事业的非遗人。讲座中,《虎虎有生气》《东方毕加索》《几张“鸦片”包装纸》《一把小剪刀》四个小故事让师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同时也体会到何为“爱岗”,“爱岗”即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剪纸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任氏剪纸、海派剪纸和金坛刻纸三个传承案例则让同学们深受启发,更是明白了何为“精业”,“精业”即坚守本心,忠于传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后,一幅长达百米的作品《大运河》更是引得师生们赞叹连连,而剪刻纸人的“奉献”更是值得我们去关注非遗传承、关爱非遗传人、抢救非遗珍品。
本次讲座,让我校师生进一步感受到非遗文化、常州地方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是地方文化大师进校园、传统文化进校园、工匠精神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全面体现。同时,非遗大师的工匠精神,进一步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提升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同学们认真学习、磨练技能、向着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努力,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常高职答卷。 (撰稿/王亚娟 摄影/尹静芳 审核/王道林)
(讲座现场)
(杨兆群大师作讲座)
(聆听讲座)
(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