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情境教学创新 作业设计成为新引擎
——“行?知”新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展示及主题沙龙活动在我校举行
6月5日上午,常高职“行?知”新职业教育研究所与江苏理工学院炎培学院联合举办的“作业设计:打开职业情境教学的钥匙”教学展示及主题沙龙活动在我校成功举行。来自常州市8所学校的80多位教师、研究生到场观摩。活动由“行?知”新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添翼主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赵一凡所长,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李辉校长、沈荷英副校长、教学科研处唐杰主任等全程参与活动。江苏理工学院炎培学院院长臧志军、副院长郝永贞携参与课堂指导的学院导师及硕士研究生共计45人全程参与活动,并运用新器材和自行开发的观察工具,对10节展示课进行课堂观察。
活动共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现场教学展示。由我校“行?知”四有好教师团队的10位教师分五组围绕“作业设计:打开职业情境教学的钥匙”这一主题现场展示“行知”特色课堂教学。10位老师试着“蹲”下来,与学生处于同一高度,选取在知识学习、学习态度、技能掌握等方面处于“最普通、班平均水平”的学生个体作为目标学生,将“以学生为中心”转化为“以目标学生为中心”;无论是语文、思政、信息技术的公共课课堂,还是建筑、工业机器人、旅游、汽车电控、数控编程的专业课堂,老师们均为学生赋予一个明确的职业身份或岗位,构建“行--知--行”教学模式,在真实或模拟的职业场景中教授如何应用知识技能。指导导师及职教硕士研究生分组进入课堂同时进行课堂观察。
第二阶段主题沙龙。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教研员朱玫蓉主持“行?知”新职业教育研究所第二期主题沙龙活动。
江苏理工学院炎培学院导师臧志军博士、郝永贞博士、陈春霞博士、周瑛仪博士、孙建波博士代表导师们结合听课情况,围绕今天的研讨主题“作业设计——打开职业情境教学的钥匙”,就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作业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效率,如何在“整体设计”、“跨学科融合”要求下创设更贴近生产实际的职业情境,如何设计出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要贯穿课堂教学的作业等问题进行了发言。
活动最后,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赵一凡所长做活动总结发言。赵所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积极意义,他指出,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作业设计与职业情境教学有效结合的良好平台,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常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鼓励各中职学校要继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努力。
本次“作业设计:打开职业情境教学的钥匙”——“行?知”新课堂教学主题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常高职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成果,也为常州市其他中职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常州市的职业教育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王晓红 摄影/申海亚 李添翼 审核/周科)
行知新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添翼主持活动
活动现场
公共课课堂教学展示
专业课课堂教学展示
听课
朱玫蓉教研员主持主题沙龙
江苏理工学院炎培学院导师发言解惑
赵一凡所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