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常州市举行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数字文化产业学院作为市7家产业学院立项建设单位之一被授牌。
一、顺应时代发展机遇,探索多主体育人模式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依据国家职教改革精神,紧密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和“两湖”创新区规划,数字文化产业学院应运而生,成为了培养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数字文化产业学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为途径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新的人才培育体系。数字文化产业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数字文化产业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不断探索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
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数字文化产业学院于2022年6月6日举行揭牌仪式。数字文化产业学院由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和小土传媒(江苏)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单位,与常州市淘客乐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武进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常州诚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州糖糖推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紧密合作企业等共建。
数字文化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合作建设校企育训基地、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在企业建设学徒培训基地,企业提供合适的实习、就业岗位等,形成“平台共搭、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过程共管”的“六共”协同运行的数字文化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产业学院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并加快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为合作企业颁授“常高职数字文化产业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产业学院教师企业工作站”、“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铜牌。
二、高效发挥产业学院育人功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数字文化产业学院各参与方共同组建了一支包含34名学校“双师型”教师和10名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企业教师所组成的产业学院教师团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有效地岗位技能的融合,师资配置结构合理。另外学院聘请了一批企业能工巧匠为产业教授。
数字文化产业学院产业教授来校为师生开展技能培训,作专题讲座。内容有《电子商务行业职业分享报告会》、《网络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如何使用chatgpt》、《物联网信息点故障分析法》等。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数字文化产业学院校企联合开发了一批适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课件、实训资源库等。产业学院紧跟新技术发展需要,开发了一批新型实用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学教材。
根据计划,数字文化产业学院产业教授来校为学生授课,已培训了专业群内毕业年级240名学生,共计252课时;培训了中级课程班21名学生共计550课时。大部分推荐了企业实习,实习薪酬达6K,实现了高薪准就业。在产业学院设立了物联网专业人工智能课题研究小组,合作模式受到相关行业领导的好评。另外,产业学院还通过在校内开展项目的兴趣班,产业学院老师面授,快速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双方还联合对参加国赛集训的学生远程指导,提升集训水平。
数字文化产业学院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方面不断创新突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开展为期6个月的挂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效果。整合产业学院合作企业资源,强化企业考察交流、参加会议论坛活动、强化技能竞赛、橫向科研课题共享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打造一支整体高素质、教学高质量、科研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数字文化产业学院今后将以此次“常州市产业学院”授牌为契机,在明确责权利的情况下,立足常武地区、面向“苏锡常”都市圈职教改革创新工作,数字文化产业学院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为抓手,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校企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着力培养面向未来、面向前沿、面向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打造成区域领先的产业学院标杆。
(产教合作处供稿)
(授牌)
(揭牌)
(聘任)
(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