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 专家引领
——常州市薛新洪名师工作室走进常高职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12月18日,常州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迎来了一场语文盛宴,常州市中小学教学薛新洪名教师工作室第三次活动暨常州市青年英才培养对象教学研讨在我校举行。来自省常中、横林高中、金坛四中等学校四十余名语文教师和工作室成员齐聚我校建筑工程学院20132班,共赏语文之美。本次活动特邀常州市语文教研员周於老师全程参与并对课堂展示进行点评。
研讨活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常州市青年英才培养对象、2020年江苏省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朱玫蓉老师进行课堂展示。朱老师以“体验式阅读”为蓝本,从学生的疑问导入课堂,一方面灵活运用问卷星、泛雅课程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拓展课堂容量;另一方面深挖文本,重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赢得听课师生一致好评。
随后,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市青年英才培养对象导师薛新洪老师,在同一班级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写作教学示范课。薛老师围绕文本研读的核心话题“亲情”,引导学生把握亲情作文的关键在于“真”、“实”、“细”,并以一个《更换电池》的小视频为线索,启发学生进行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和相似联想。在师生问答互动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同时渗透了多角度观察的意识。整堂课节奏明快,目标明确,给参与活动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示范课。
在点评阶段,工作室成员一一发表了听课后的观感与反思,常州市语文教研员周於老师做总结点评。周老师围绕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等方面,“以学定教”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优点,同时也对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期望。希望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思维可以更开阔,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深入钻研每一篇文章,把“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和每一个师生互动的活动中。周老师的点评很有启发性,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实践的可操作性,老师们受益匪浅,对今后语文教学有了明晰的感悟和提升。
研讨活动结束前,作为工作室领衔人,薛新洪老师从工作室研究的主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工作室成员提出进一步要求。要求大家及时梳理听课感受,认真反思并能以文字的形式记录或者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要求大家要有贯彻新课标的实践行动,更要要用理论反思的科研态度。
名师送教,专家引领,本次活动带给常高职语文教师满满的收获,让这个冬日变得更加温暖。
(撰稿/陈春花 摄影/曾万明 审核/朱玫蓉)
(朱玫蓉老师授课)
(薛新洪老师示范课展示)
(教师听课)
(工作室第二阶段活动现场)
(常州市语文教研员周於老师点评)
(工作室领衔人薛新洪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