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持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加速推进工学一体化进程,全面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与职业能力,切实推动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6月5日,由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组织,常州市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中心教研组联合江苏省职业教育汪健机电技术应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常州市叶星技能大师工作室、常州市汪健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于武进技师学院成功开展技工专业课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以“基于动态生成的专业课课堂教学”为主题,吸引了常州市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中心组成员、江苏省职业教育汪健机电技术应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以及常州市叶星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四位教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公开课。白云老师在《精密测量技术》课堂上,围绕“测头的选择及校验”课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密测量中测头的关键作用,课堂互动频繁,学生积极参与测量实践与分析;黄亚君老师的《高级钳工技能训练与考级》课,聚焦“五角V型定位组合工艺分析”,以项目任务驱动,结合钳工工具的实际操作,详细讲解工艺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工艺思维;汪健老师在《CAD/CAM软件应用技术》课程中,以“马鞍曲面绘制”为课题,运用先进的软件教学手段,将复杂的曲面绘制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带领学生探索数字化设计的奥秘;叶星老师的《机械拆装技能训练》课上,围绕“十字滑台丝杆组安装精度检测”,通过现场拆装演示与数据检测分析,让学生直观掌握机械安装精度检测的方法与要点。
公开课结束后,进入评课议课环节,由汪健主持。参与活动的教师们积极发言,从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参与度、动态生成教学策略的实施等多个维度对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大家一致认为,四位教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与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也针对课程中的细节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此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常州市技工院校智能制造领域的教师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通过对“动态生成”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讨,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推动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深化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相关团队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常州市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撰稿/张文叶 摄影/陈慧 审核/叶星)
(白云老师公开课《精密测量技术》)
(黄亚君老师公开课《高级钳工技能训练与考级》)
(汪健老师公开课《CAD/CAM软件应用技术》)
(叶星老师公开课《机械拆装技能训练》)
(评课议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