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经各学院申报、学校审核、专家评审,我校于近日正式认定智能建造创新工坊、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工坊、新能源汽车创新工坊、数字文化创新工坊、“经英荟”创新工坊、智能制造创新工坊6个校级创新工坊。
创新工坊作为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各学院专业实验室进行建设。申报校级创新工坊的载体应有不低于50平方米的独立场地,双创在育项目不少于1个,双创导师不低于3名。智能建造创新工坊:整合土木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重点攻关建筑信息模型与绿色建筑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工坊:依托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新能源汽车创新工坊:聚焦电池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与本地新能源车企联合开展“校企双导师”项目。数字文化创新工坊:探索数字媒体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助力“非遗数字化”系列公益项目。“经英荟”创新工坊:以经济管理为核心,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智能制造创新工坊:整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智能工厂”模拟平台,服务区域产业升级。
创新工坊以项目制教学实践为核心,学生通过真实场景的课题攻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下一步,学校将尝试通过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打破传统院系壁垒,推动复合型创新课题研究。
(撰稿/张薏佳 摄影/各学院 审核/王道林)
(数字文化创新工坊)
(智能建造创新工坊)
(智能制造创新工坊)